蔡志忠-山西省港区政协常委及召集人、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务副主席、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
在踏入8月份前夕,香港经济数据录得不错表现,楼市负资产数字出现明显回落。首先,金融管理局公布,今年第2季末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宗数3.78万宗,对比首季录得的40,741宗,按季减少2935宗,相当于逾7%,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涉及金额,由第1季末的2059亿元,降至第2季末的1902亿元。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,负资产的大幅减少,代表楼价向上趋势明显,楼价指数很快会出现显著升幅。这也是见底的信号,而这个底是U型横行的底,需要一段时间打造巩固,越打造得久就越坚固,将来的反弹力就越强。
其次,本港第二季经济增长预估数字按年增长3.1%,相比上季轻微增加0.1个百分点,主要是受惠于出口表现强劲及本地需求改善。 政府发言人表示,外部需求表现强韧,加上美国关税措施暂时有所缓和,带动“抢出口”效应。笔者对这样的表现相当满意,3.1%的增长相较于其他欧美国家来说,应该是跑赢的。至于下半年本港经济增长能否持续向好,相信美国最迟9月份启动减息步伐,金融市场持续蓬勃兴旺,加上楼市开始向好,下半年经济仍然会有好的表现。
负资产大幅减少 楼市呈向上趋势
此外,政府数字显示,6月份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为301亿元,按年升0.7%。继5月份连续两个月录得上升,打破长期以来销货价值不断下跌的态势。很明显,各类人才和外地学生涌入本港,工作、读书等生活配套需求增加,直接带来消费商机;楼市好转,也增强本地消费信心,7月份访港旅客增加12%,消费市场自然也会有所上升;加上持续“抢飞”的大型演唱会,以及超越5万人入场观看的体育盛事等,真正发挥了香港盛事经济的功能,为香港经济带来更多动力。
好事接二连三,为何仍然有这么多高唱楼市大跌的声音?那是因爲香港是多元的城市,容纳不同声音,近年移民海外(尤其是英国)的港人,总是喜欢在网上大唱香港楼股大跌,某些投资者被Call loan或申请破产等,不少人更是为了表示看淡后市,身体力行卖掉香港资产,移居国外,加入长期唱跌香港行列。人各有志,笔者尊重大家的决定,只是认为别总是以移民者的心态,来对市场过份表达自己的意愿,为了展示他国生活得更好,就罔顾事实唱衰香港。外界的眼睛是雪亮的,那里生活得更好大家心中有数,在此,也祝移民他国的人士好运。
管理费贵得惊人 严重影响竞争力
看事物要一分爲二,香港当然也有她的缺点,由于地缘政治关系复杂,老外喜欢批评香港已成为内地城市。事实上,香港某些部分的确出现问题,从竞争力和营商环境来说,金融产业和新兴经济倍受宠爱,但是传统行业却备受冷落。比如,香港商场和写字楼的冷管费过高,动不动就是每呎8-10元,贵得惊人;某些部门申请入则改造工程批核缓慢,旧式大厦用新的法例去强制执行,执法时应该严谨的寛松处理,应该宽松的却过于严谨;近期政府推出商厦改装学生宿舍,构思正确但改装条件过严,工程费用庞大会窒碍申请者。有关当局必须正视这些问题,成立专责小组,监管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,也监管垄断或寡头垄断行业,例如电梯公司、冷气系统公司等,严禁出现工程滥收甚至虚假收费行为,否则只是管理费每呎就征收8-10元,将长期受到国际笑话,也令香港的营商环境变得越来越差,甚至失去竞争力。
回说香港近年产业转型,传统行业苦苦支撑,新兴市场得天独厚。近年出现人口大迁徙,是几十年来最大型的人群交换,不光是人口在转移,物业的业主也在交替更新,有几十万人移民离开,当中就有看淡后市而沽楼离场的业主,估计也有数万名。然而“有人辞官归故里,有人漏夜赶科场”,香港依然有她非凡的魅力。近年土地注册处多了许多普通话拼音的买家,证明新移民买楼个案越来越多。据悉最近有几十万名来港工作的人才,正在等待“购房通”计划,港府正与中央机构研究在合适范围内,更便利内地来港人才调动资金来港购房。假如一旦开了绿灯,香港立即多了几万个买家,对香港中小型物业起了十分提振的作用。